文/知未科技童四四
原标题:宅家20天,我们发现了03年网友“非典时的网络生活”
都说时尚复古是一个圈,没想到互联网风口也是一个轮回。
毫无预兆,非典时期的宅家生活如此之快地重演。
2020年开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国人民按兵不动,开始“肥宅之旅”。
宅家数日,不少人开始找乐子,先是“全国凉皮大赛”,再是捣鼓“电饭锅面包”。
实在没有解闷的活儿,就开始盼望着返岗复工。结果前脚迈出小区大门,后脚收到了“14天自我隔离”的通告。
90后们开始催着老板复工,居家上班还不成么?
家里落灰的台式机擦得蹭亮,企业微信、钉钉、石墨文档,大伙自个儿准备起复工工具。
“我想上班”,90后的年轻人在呐喊。
80后见状,笑了,专心带娃,闷头想家里面粉捣鼓完了,明日还能再折腾啥?
00后也笑了,没看到我们正忙着“上网课”,虽然一上午不知道老师在嘀咕啥,一头雾水。
没想到网课也是被玩剩的把戏!03年非典时期,城区的学生们也在家上网络视频课程。
虽是03年,非典时期的漫画作品仍透露着90年的画报风格,图片来自新浪科技
2月10日,90后终于迎来了复工第一天。微信、钉钉想不停,左耳是视频会议里老板的吼声,右耳是老妈催你洗脸刷牙吃早饭。
“我没时间吃饭!”“妈,你能不能别在我边上磨叽,瞧我这正在开会”“喂喂喂!隔壁音乐声音能不能轻点!吵着我上班了”
82年的叔叔丢给我一个网址链接,甩给我一句“在家办公嘚瑟个啥?让你瞧瞧我们当年是怎么在互联网冲浪的”。
17年前,社交软件叫“聊天室”,斗地主统称“棋牌游戏”
独具年代感的征文活动,截图来自新浪科技。
时间倒退到17年前,sars病毒禁席卷全国,被禁锢在家的人们(主要是网上冲浪的80后)是怎样“度过漫长岁月”的?
感谢新浪科技,让我们看到03年非典期间的互联网日记。
‘整个上半年,基本就是在非典的恐惧和斗争中度过的。’
‘那段时间电视、报纸、网络,时刻都在报道“非典”方方面面的消息;每个人谈话、交流也由以前的五花八门集中到了“非典”的news上;消毒、洗手、戴口罩、打扫卫生,越来越关注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状况……’
2003年,我快满9岁,念小学三年级。唯一印象深刻的是,老师叮嘱我们“父母在外上班的孩子,不能同桌吃饭”。
进出校门的第一件事,是测量体温,喝上一大碗板蓝根强身健体。
而眼前的这一切,与17年前何其相似。交通停运、道路管制、小区查岗,企业等待复产复工的消息。
铺天盖地都是疫情消息,综艺娱乐节目被叫停,大家闭门不出,绞尽脑汁找乐解闷。
非典时期的漫画,图片来自新浪科技。
‘夜晚步行街不再有往日热闹,到处都弥漫着过氧乙酸的味道;马路上公交车和出租车将窗户全部打开,娱乐场所和商场人在逐渐减少;不戴口罩成了“异类”,上班族脚步变得更加匆忙。’
03年的春天,燕小姐去了一趟北京,回来后被领导通知暂时不用去公司上班了,在家观察一周。
‘我不能去逛街、不能去购物、不能去美容、不能去与朋友串门聊天……所有休假的乐趣,仿佛转眼之间全被非典这个妖魔剥夺。’
闷在家里与电视、电脑为伴的燕小姐发现了“苦中作乐”的方式。
想逛街就去8848、网易看看,书籍、光盘、衣服、首饰、化妆品应有尽有;
在聊天室里跟朋友聊天,和老朋友们互通email,既方便快捷又省钱不少;
想玩棋牌游戏就上网跟天下牌友一一较量;
欣赏亦舒的才气,就去她的作品论坛,跟同道中人边看书边讨论……
聊天室、网易新浪门户资讯、8848电商平台、棋牌游戏、逛论坛,禁锢在家的80后一点也没闲着,比现在的90后着实欢快多了
足不出户环游世界
2003年的聊天室,已拥有语音视频聊天功能。
17年前,向先生和他的朋友约好五一去游香格里拉。
兴致勃勃的他们订好了旅行社,预交了定金,准备好了健康的身体与快乐的心情,但不料非典形势愈加严峻,直至国务院发出通告:取消五一长假及一切大型游乐活动。
旅游计划只得取消,但他们转念一想,不如来一场网上旅行!
‘在网上旅行,没有时间、交通、食宿等条件的制约,那我就不光只去香格里拉这些一般人都能去的地方啦。’
‘我要去南极与绅士般的企鹅握手、去北极和熊举行拳击比赛、去探索百慕大魔鬼三角之谜、去穿越撒哈拉沙漠、去非洲热带丛林猎奇,去雅鲁藏布大峡谷探险。’
借助当时的互联网资源,他们搜索到了非洲热带雨林、百慕大三角、南极、北极、撒哈拉沙漠等地的大量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不花一分钱在网上过足了旅游之瘾。
像极了17年后,刷着蚂蜂窝看游记,兴奋不已的90后。
网上拜师学厨,受益匪浅
17年了,我们从论坛学做饭转移到跟着抖音学厨艺。
疫情之下,任何一个闲得发慌的人,都能逼出精湛厨艺来。
近日来,抖音展开了“凉皮比拼”“电饭锅蛋糕决战”“芝士面包大赛”。
抖音不如考虑改条广告语“跟着抖音,学厨艺”。
17年前的史先生不服了,03年的非典,我跟着网络大厨早就玩这套了。
史先生在那年春天迎来了一个长达一个月零三天的假期。
放假即意味着他可以“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一切时间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光是想想就让史先生觉得又兴奋又激动。
但自由的欢喜只持续了短短三天,史先生就开始唉声叹气、抱怨无聊。在老婆的“示意”下,史先生接到了一项光荣的任务——学习做菜。
‘我在网上发布了一条求助信息:请厨艺精湛的大师,以最简捷、最易懂的方式教小弟几样地道的小菜,小弟愿拜师求艺,不胜感激。不到十分钟就有五个人来访,他们中间有酒店的厨师长、餐厅的老板,还有一位自称是炒勺李的人,经过一番攀谈我决定向这位炒勺李同志学习,因为他说他在炒勺间所获得的快乐是无限的。’
在“师傅”的远程指导下,史先生学会了“让老婆目瞪口呆”的鱼香肉丝、宫爆鸡丁、香菇菜心、西红柿紫菜汤等菜品,免不得收到一顿表扬。
抗疫情居家办公,早已不是新鲜事
抗非典时期,年轻人兴起了居家办公,图片来自新浪科技。
不止是90后嚷嚷着“复工”,17年前的80后也愁房贷车贷,绞尽脑汁居家办公。
在国务院办公厅将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1日后,各省市按照当地情况又发布了不同的复工时间,部分企业甚至宣布3月再复工。
无法到岗复工,居家办公成为不少互联网企业、新媒体公司、金融证券商的共同选择。
几天前,2亿人在家办公的消息冲上微博热搜。
其实早在03年非典期间,在家办公一族早已出现。他们还拥有一个洋气的英文称呼“soho”。
17年前,胡小姐从事证券投资业,居家办公对她来说简直是如鱼得水。
‘我将住房分成办公和生活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每天早晨醒来,便打开计算机上网查询当天报纸的证券股评信息,边喝着牛奶吃着面包,边做技术分析。开市后,边收看股票行情边通过电话委托下单,最近网行上交易也开通了,我可以直接在网络上实行现时交易……家里同样如战场,但是却没有拘束,很自由。’
如今,证券业的90后们仍旧还过着和老前辈们一样的疫情办公生活。
视频面试也在17年非典时期兴起过,图片来自新浪科技。
做业务的黄先生也和同事开启了在家办公的新生活。不需要穿衬衣、打领带的感觉简直不能再爽!
‘首先打开电脑,登录公司的电子商务平台,再登录msn。吃完早餐,已经十点了。这时候,客户的订单也纷纷而至。在王菲的音乐声中,我查询各地的订单,查询客户账上是否还有余额,查询库存是否有货,然后通知厂家发货。给客户发电子邮件,向上司反馈各种信息。’
17年后的电商人依旧守在电脑前,回复客户咨询、查询订单、处理发货。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击非典取得胜利后,soho一族慢慢退出了主流舞台。
疫情下的“停课不停学”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要求部属各高校、地方所属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等适当推迟春季学期开学时间。
同时,多地暂停线下培训活动,并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未曾想过,“在线学习”在17年前也一度流行。
非典疫情让一些地区的教学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网络教育在那样的特殊时期突然真正“火爆”起来。为预防非典而离校的孩子们,纷纷走进了“空中课堂”。
原来“空中课程”并不是一个新名词。
在北京,137万中小学生借助网络上课。
北京中小学空中课堂,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停课在家的学生,虽说空中课堂是由网络与电视构成,但电视因受播出频道和播出时间的限制,施展的天地相对就不如网络。新开通的“北京教育在线”可以快速访问study.bjedu.gov.cn(北京中学生在线课堂),进行辅助学习。据不完全统计,点击率每天达到了百万次。此外,还有以视频为主的www.teacher.com.cn(中小学网络视频课堂)。’
更相似的是,非典时期的不少网上课堂也是免费的,像极了如今推出免费课程的各网络教育商。
2003年,那或许是2000年至2010年这10年间网络教育普及率最高的一年。
如今的在线教育已经发展得更加成熟,即使在非特殊时期,也有不少学生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学习。
17年过去了,我们仍然能从17年前的那段互联网记忆里,找到现代互联网生活的“蜘丝马迹”。
一位05后的孩子也看了“非典时期的网络日记”,惊呼“原来17年前有电脑?还有如此丰富互联网生活?我以为17年前还没有人会上网。”
感谢新浪科技发起的“非典时期的网络生活”有奖征文活动,记录下如此有历史意义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