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注:尽管thinkpad键盘上的小红帽从未改变,但联想这几年一直在变。文章来源:阿尔法工场(id:alpworks),作者:史鹏飞。
4月15日,联想集团(hk:00992)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穿着红色t恤,站在了新财年的誓师大会上,就好像thinkpad键盘上的小红帽那样,极其抓人眼球。
对于2020年这个新的开始,刘军在台上振臂高呼:“我相信,以变制变,变中求胜,我们一定可以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刘军在演讲中提到,在提高pc业务市场份额之外,还要打造联想的“转型 生态”双轮驱动模式。
对于“构建生态”,刘军期许联想在 c端和b端同时发力。尽管他自己也意识到,这需要联想从内部构架、企业理念和外部合作模式等方面做出快速调整。但是以如今联想的的状态,恐怕在组织架构、技术支撑,还有战略层面,都很难实现转型。
如果是几年前,外部环境宽松还能让联想激进的折腾。但今非昔比,在全球衰退下,联想最好的选择还是稳中求胜。
01 低效的创新黑箱
联想显然不是一家创新驱动的公司。
在联想发展的早期,柳传志的“贸工技”路线战胜了倪光南的“技工贸”路线,成了联想的立身之本。
不可否认的是,在尚处于追赶期的中国电子工业而言,利用中国劳动力优势的“贸工技”路线的确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过往的成功经验往往会导致路径依赖——浑身上下散发着商业气息的联想,或许从血液里来看,缺乏创新基因。
创新的好处毋庸置疑,近几年来,被公众认知程度最高的创新无疑是智能手机。苹果凭借iphone作为智能手机创新上的标杆,公司市值一举超越微软坐上了美股的“头把交椅”。
苹果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培养了成熟的产业链,并且还带动了一大批诸如小米、华为等追赶者促进了产业的繁荣;然而这其中,却没有联想。
联想的智能手机业务,可谓是摸了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
在智能手机行业的“上半场”,“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名震江湖。
但从“下半场”开始,当初“中华酷联”只剩下华为一家,联想虽然未完全退出智能手机业务,但其产品已经淡出公众视野,就连科技博主的旗舰机测评中,也很难看到联想的身影。
联想智能手机业务高开低走的背后,其内部的创新机制脱不了干系。创新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至今还没有清晰地分辨其最为直接的决定因素;因此,我们不妨把公司的创新过程视为一个“黑箱”系统。
高效的黑箱,能把良好的输入转化成良好的输出;而低效的黑箱,即便是有良好的输入,其输出结果也难以令人满意。
联想的智能手机业务,高质量的投入对应的却是低质量的产出,这可能意味着联想创新的黑箱是低效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转型不能够“触及灵魂”,即便是在新业务上折腾再多的资源,恐怕也无济于事。
联想手机的黯淡是因为没有进取的远见和足够的投入吗?恐怕不是,面对新的行业风口,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想从中分一杯羹,联想自然也不例外,在新业务线上的创新上投入了不少资源。
但创新的黑箱,毕竟要靠公司和人来运转——因此组织架构显得格外重要。战略就算再长远,如果执行起来出了差错,恐怕也是难以维系的。
知乎等平台上,充斥着联想员工对于公司官僚气的“吐槽”。
一位联想员工对公司研发部门氛围的总结很有代表性:真正牛的,联想留不住,自己也呆不住;高不成低不就的,联想是个好归宿;啥都不行的,在联想也混不走。
该员工坦言,联想的招聘很多项目是用时间驱动,时间到了必须找人,导致滥竽充数的人也被招进来;招聘进来的程序员中70%去做换来换去的项目,只有10%会做面试时承诺的研发工作,长此以往,难以形成技术上的积累和专攻。
所以,联想在战略上强调创新没有错,但一味强调创新这个真理,却并没有切中要害。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识到自身不足后,在组织文化和队伍建设上对症治疗。
02 理想与现实
近来,联想折腾上了iot和云服务等新业务,希望以此来构建新的“生态”。毕竟相比于依靠流水线辛苦组装电脑的微薄毛利率,新生态的高毛利率实在诱人。
5g时代即将到来,高效的数据传传输速度,使得大规模的云服务和物联网不再是异想天开。拥抱这一新风口,也让许多日趋沉闷的大公司焕发了“第二春”。
对于联想在“生态”方面转型的设想,不妨对其中的云服务,就其市场和技术展开分析。
国外方面,与联想颇有渊源的intel,将其原有thinkpad出售给了联想,并完成了向服务供应商的转型;早已不再只是互联网书商的亚马逊,凭借其在云服务行业的领先地位,也让贝索斯荣登世界首富之位。
国内方面,阿里、腾讯和华为也都厉兵秣马,开始了在云端的布局。
联想的新战略实际上有迹可循。作为硬件制造商,苹果和华为都依托自身产品矩阵,搭上了通往云端和智能物联的“列车”;既然有同行的成功作为先例,联想又为什么不能“依样画葫芦”?
以苹果为例,icloud云服务和产品矩阵相互成就。
icloud能够让用户在iphone、ipad、imac、macbook和apple watch等多种产品形态之间及时同步,这种“无缝对接”带来的便利体验,提高了用户转向替代品的转换成本,也增强了用户粘性。
尽管用户开始习惯于“白嫖”icloud,但当用户开始拥有不止一台苹果设备,并体验过数据无线同步的便捷后,需求也就被创造出来。
据估计,即便是在2014年,icloud大约每季度为苹果创收超 10 亿美元,而在全部的icloud账户中有2/3的账户是付费的。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联想在列强的环伺中恐怕难以伸展。
联想在智能手机业务上的逐渐淡出,使得联想目前c端的产品矩阵只剩下pc勉力维持,因此联想云服务的使用场景相当有限;而失去了应用场景的云服务,只能飘在天上,不能落地生根。
c端的业务不好做,b端做起来其实也不容易。联想在这一细分领域中开展业务,要面对的是阿里、腾讯等巨头的竞争。
尽管联想除pc业务之外,数据中心业务是第二大收入来源,但一方面,联想目前的角色是数据中心的设备供应商,细究起来和云服务业务不构成必然联系;另一方面,这类业务近来属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联想集团《二零一九/二零财政年度第叁季业绩公布》显示,本财年前两季度,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分别下降14%和17%;尽管第三财季,服务器和存储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18%,但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收入增长有限。
云服务已经不是最新的赛道了,联想实际上是作为跟随者而非领先者,更何况联想的创新黑箱很难实现颠覆性产品。
品和服务上可以“焕发青春”,不如期待联想可以通过新业务上的“折腾”来锻炼队伍,从而实现基因层面的“新陈代谢”。
联想在创新上的短板,不是简单地通过开辟新业务就可以拯救的,而是要在文化、人才和制度上进行深挖。通过转型开展新业务,用少量投入可以达到锻炼队伍的目的。但寄希望于重金投入,可以借此挽回公司的颓势,这个难度颇大。
03 稳稳的幸福
“到了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尽管联想试图通过创新在新业务上有所进展,但困难重重。如果稳中求进,拥抱“稳稳的幸福”,做大pc业务市场份额的保守战略,却是值得预期的。
对于科技发烧友而言,创新永远是绝对正确。但对于公司而言,并非如此。
一味地为了创新而创新,是得不偿失的。创新存在着“幸存者偏差”,外界通常只看到创新成功,忽视创新失败,在主观上无形中高估了创新成功的概率。
公司说到底是要为股东负责,持续为股东创造利润。
对于乔布斯的继任者库克,外界往往会批评库克职业经理人的身份,不符合苹果的创新基因。的确,库克时代的苹果如果被视为行业内技术上的领跑者,其实有些勉为其难。
然而,正是在库克时代,苹果股价开始飙涨,成为首个市值超过万亿美元的“巨无霸”。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库克丝毫不逊色于乔布斯。
其实,联想在战略上,可以照一照苹果这面“镜子”。
作为联想最重要的收入来源,pc和智能设备业务在联想二零财年第三季总收入中的占比高达79%。成熟的pc业务,足以为联想创造持续的现金流。
不可否认的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pc行业已从高速增长的成长期,进入稳定发展的成熟期,行业增速的中枢不可避免地在下降,但与此同时,行业中的头部企业也逐渐巩固了自身的护城河。因此,在行业的转换期,反而是优势企业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的好机会。
随着pc日益成为企业常见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折旧会带来更新换代需求,在这方面至少目前还没有出现能够完全可以颠覆pc的技术和产品出现。依靠政府采购等大客户,联想的下游的刚需是有保障的。
虽然相比于戴尔30%左右的毛利水平,联想还有相当的差距,但在pc及相关领域,拥有全球24.8%市场份额的联想,早已是全球最大的pc品牌。
据财报显示,pc业务保持增长势头,在收入和出货量方面创下季度历史新高。出货量的增长也并未影响毛利水平,相反,pc业务在二零一九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为16.2%,同比提升了2.3个百分点。
实际上,联想在pc业务上的“头牌”地位,体现在各个价位上联想的产品都能做到榜上有名。
在主打性价比的3000元低档价位中,联想小新14锐龙版表现不俗;而在1万元以上讲求性能的高端机型当中,联想拯救者y9000k广受关注。能在全价位上都能有所作为,可以反映联想多年在pc制造领域的沉淀。
尽管pc业务的毛利率不高,但目前能够完全替代pc的产品尚未成型,如果此时就放弃自身成熟的业务,由此造成的市场空白必然会被其他厂商填补,这无异于拱手将财富让予他人。pc业务才是联想“稳稳的幸福”。
“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不是说创新的业务就要被追捧,保守的成熟业务就要被鄙视。真正的衡量标准应该是能否为股东创造利润,为公司创造现金流——特别是在外部环境欠佳的时候,保存实力不折腾,显得尤为重要。
公司存在的目的不是创新,创新只是帮助自身成长的一种手段;相反,创新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考虑到当下大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对于深水区的联想而言,进一步增加不确定性将会带来更高的成本。保守并不是值得唾弃的思维,采取保守战略的公司才更有可能熬过行业的寒冬。
成功的创新的确能给公司“开源”,但在“开源”途径尚不明朗的时候,“节流”反而是更清晰的选择。
联想的“官僚气”已被外界诟病许久,如果联想不是只在表面上“折腾”新业务,而能在坚持主业的同时真的下决心“刮骨疗毒”,或许能够挤出不少水分。在“节流”方面,联想应该向亚马逊的低成本战略学习。
争取活得更久,积攒充足的弹药,备战下一轮风口和浪潮。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面对疫情后世界不明朗的前景,联想需要的不是折腾,而是保持住“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