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注:近日德国车企在中国新能源车领域动作频频:先是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被曝有意参与中国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商孚能科技的科创板ipo,后是大众接连宣布收购江淮汽车并成为国轩高科最大股东。此外,宝马的首款纯电动suv ix3也将于今年夏季在中国沈阳的合资工厂正式投产。文章来源:财联社,编辑:刘蕊。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德国的车企都聚焦到中国的新能源领域?
欧洲老牌车企为何急于拓展新能源车领域?
几家德系老牌车企近期积极投入到中国新能源市场,与欧洲汽车市场最近愈演愈烈的电动化趋势有关。
近年来,欧洲持续推出各项政策加速电动化进程。在欧盟各国不断推出补贴计划的基础上,欧盟据悉正考虑出台多项政策鼓励车企生产清洁能源汽车,并投资电动车基础设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免除零排放汽车增值税;此外,欧盟还规定到2020年底,欧洲汽车制造商生产的95%的新车每公里排放的二氧化碳不得超过95克;至2021年,100%车辆必须达标。
在这样正面激励和负面约束的双向政策影响下,欧洲主流车企不得不加快向新能源转型的力度。
根据位于布鲁塞尔的非营利性运输与环境组织(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编制的数据来看,2019年,欧洲在吸引电动汽车和电池开发方面的投资已经超过了中国(171亿欧元),达到创纪录的600亿欧元。而2018年,这一数据仅为32亿欧元。
欧洲各大车企也早已提出宏大的电动化目标。譬如,戴姆勒去年就提出“2039愿景”,即到2039年,奔驰将停止销售传统内燃机乘用车,到2030年时,新能源车型在乘用车销量中占比达50%。
然而近年来,大众、戴姆勒等老牌车企在电动车赛道上显然稍显落后。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目前仍主要由特斯拉独大,紧随其后的日产、雷诺、比亚迪都来势汹汹。
国信证券指出,目前以大众集团为代表的欧美主流整车厂电动化率仍在不到2%的低位,正处加速布局期。
老牌车企在电动化道路上受限于电池产能压力和销售市场不足,而中国正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向。
为什么是中国?
鉴于当前,全球整个行业的电动汽车项目数量已经超过了全球电池生产能力,供应缺口似乎已不可避免。数据预测,到2023年,对电动汽车电池的需求量预计为406gwh,而供应量预计为335gwh。这就意味着短缺占比达到了18%。预计到2025年供应短缺将进一步恶化至40%。由于目前电池供应商的产能难以匹配车企的发展需求,所以很多车企也不得不放慢产能。
而中国正提供了良好的产业链,为德国车企缓解电池产能压力。以大众汽车集团在华建设的两座meb 工厂——上汽大众安亭工厂和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为例。两座工厂产能均为30 万辆/年。据估算,两座工厂满产后大众每年在国内需要34.8gwh动力电池供给。而大众入股国轩高科正可以有效不足未来动力电池供给的缺口。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国内中游的快速发展,部分优质企业早已成功切入国外车企供应链,如宁德时代已基本覆盖主流欧洲车企,同时孚能进入戴姆勒供应链、亿纬进入戴姆勒、现代起亚供应链,欣旺达打入雷诺供应链。
为什么是中国?因为中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材料配套体系,并且中国企业在制造和成本控制方面存在优势。
高工锂电认为,在欧洲新一轮动力电池产能新基建中,中国锂电产业链正在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也迎来绝佳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材料的配套上,一大批中国企业将借此获得海外扩张的机会,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结构件等各个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都正在考虑或者已经规划了欧洲建厂的战略。
渤海证券指出,可以预见其他欧洲车企也将采取参股国内二三线动力电池的方式直接解决动力电池产能的问题。
销售市场广阔
同样吸引德国车企的,还有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广阔的待开发空间。
中、美、欧三地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地区及新能源汽车电动化主战场。然而新冠疫情以来,相较于疲弱的欧美市场,中国汽车市场的迅速复苏给德国车企带来了希望。
疫情过后,中国的乘用车市场迅速恢复。据乘联会公布数据,今年4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6.4万辆,环比3月增长14.8%,显示出强劲反弹势能。
大众汽车品牌负责乘用车销售和市场营销的大众汽车高管尤尔根•斯塔克曼(juergen stackmann)表示,到4月的最后一周,中国乘用车的销量已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他说:“很明显,中国将经历一个v字形(复苏)。”“但我们不指望欧洲出现v型复苏。”
斯塔克曼说,4月大众在德国的销售额同比下降了60%,在欧洲其他地区下降了85%。他补充说,北美的销售额下降了50%,南美的下降了81%。
政策的大力扶持
2019年底,中国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规划表中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将达到25%。今年初,国家又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列为“新基建”的七大领域之一。
这这体现出国家队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视,也势必将激励中国整个电动车产业链的发展。
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上海公司研究主管杨静说,政府至少在目前新冠疫情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还将寻求帮助内燃机汽车制造商。但是,“从中长期来看,重点仍将放在电动汽车方面。”
而相较之下,美国政府在推动电动车生产和销售方面较为滞后。
前文所提到的非营利性运输与环境组织(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编制的新能源汽车投资报告中,尽管没有公布美国方面的具体数字,但也提及“美国吸引到的新能源领域投资大大落后于欧洲和中国。”
毕竟,在特朗普退出《巴黎气候协定》、降低汽车燃油标准等种种操作下,欧洲车企很难相信特朗普政府会给予新能源汽车和中欧相当的支持。